跳到主要內容

鐵路立體化=政績提領機


當地方執政者沒有能力處理都市發展的困境、缺乏想像力或耀人的政績時,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提出一個華麗空泛的願景工程,例如鐵路立體化計畫來轉移施政不利的焦點。如果這個夢想是要由中央政府來買單實現,那更是一個「穩賺不賠」的上上策。成功獲得補助,有中央政府幫你圓夢,獲得爭取預算建設的政績;即使不成,也可以大事宣揚怪罪別人,依然可以獲得英勇神武的口水政績。

「鐵路立體化計畫」就是一個標準的政績提領機。

選舉到了,大家趕快來領政績喔!

最近連續審查彰化、臺南、臺中與嘉義等縣市之鐵路立體化可行性研究計畫,內心深感不安。倘若這些可行性計畫核定通過,政府將為這四個立體化計畫,總長85公里的工程,投注超過兩千億的經費(高鐵359公里也不過4000億)。綜觀這些計畫固然可以改善極少數幾個平交道的交通延滯情況,但卻大幅增加台鐵的營運成本,削弱台鐵區域鐵路的營運能力,更可議的是這些建設絕大部分屬於無效率的工程。何以見得?舉其重要者如下:
1.    平交道改善與鐵路路線立體化的必要性不足。有許多路線行經農業區或工業區(拜Google地圖之賜,這些事實證據舉手可得),平交道的交通流量低,平交道的車輛平均延滯甚至較一般路口停等延滯為低。利用大範圍鐵路路線立體化的方式解決少數平交道的延滯問題,無異是「殺雞用牛刀」。
2.    站區土地開發誇大,必要性不足。為美化經濟效益與財務分析,立體化計畫往往伴隨許多車站周邊土地的土地開發,強調所謂的TOD計畫。然而,這些土地開發的必要性與可行性說明多缺乏明確的證據支持,令人質疑。例如,沙鹿車站周邊未來預計實施五項土地開發計畫,總計提供超過5,000個停車位,然而沙鹿僅有三萬輛車。究竟該地區停車位的供需現況為何?計畫的必要性?如何達成計畫的70%停車位使用率?另外,每個車站都宣稱提供大量的商場,出租率達80%。然而,該地區的商業服務設施供需現況為何?認為提出建設供給就可創造需求,應是過份樂觀。果真如期如實開發,政府過去許多蚊子館的殷鑑不遠。
3.    站區土地開發計畫與立體化工程無關,執行能力也令人質疑。不僅土地開發計畫缺乏必要性、可行性,這些土地開發計畫也與立體化計畫的執行與否無邏輯關連。大家都宣稱在執行TODTOD發展的特色在於高密度、混合使用與良好的設計。高密度、混合土地使用與都市計劃有關,改變可能不是那麼快速,但良好的步行空間與都市環境設計卻是地方政府立即可執行的事項。若現在都無能力整理整頓車站周邊環境,提供民眾一個良好的步行環境,捨近求遠,更見其不具有未來執行的能力。
4.    為工程而工程,既未思考可能的替選方案,更不考慮工程與周邊環境的融合。若以改善平交道的阻隔,除了鐵路高架外,還有公路陸橋、地下道或者以涵洞的方式處理。其實,現況都市主要幹道與鐵路相交處皆已有陸橋或地下道等立體交叉,鐵路立體化工程為了避免與既有陸橋衝突,更是努力建造出一些與周邊環境不容的龐然大物。例如,嘉義民雄的高架結構高達18公尺(六層樓高),與沿線2-3樓的透天厝即形成極為荒謬的反差。
為工程而工程,缺乏邏輯與對都市發展的想像力、執行力...

何以至此?錯誤的政策與制度使然。
錯誤的政策:
1.        混淆台鐵與捷運的功能。過去交通部門企圖以以台鐵「捷運化」誤導、抒解各地方興建捷運的民意壓力。更因「捷運化」增站、加密班次的要求而伴隨「立體化」的需求。
2.        未實施專業的政策評估。政策實施後未詳實評估其成效,以台北看台灣,將台北鐵路地下化的作法(不論對錯)一概套至其他地方。
不當的制度
1.        針對過去各地方政府提出的立體化計畫,交通部訂定「鐵路立體化建設及周邊土地開發計畫申請與審查作業要點」,顯然就是將鐵路立體化作為唯一的手段。雖然於1072月修改為「鐵路平交道與環境改善建設及周邊土地開發計畫審查作業要點」以呼應建設的真正目的,但眾多地方政府行政官員積習已久,仍以立體化為唯一手段。加以決策者仍然無力抗衡地方諸侯的政績提領需求,懼於在可行性審查會議做出「不可行」的決定。
2.        雖然每一個案子,地方政府都以定義不明、抽象的名詞-「都市縫合」為由發動建設需求,看似改善都市環境,但卻由中央政府負責主要建設經費,台鐵作陪的方式為之,地方政府不必為自己的建設需求負擔,這更是制度上的大問題。這與日本鐵路立體化建設由地方政府發動,中央政府配合有很大的不同。
當社會「少子化」「高齡化」的趨勢已如此明顯,國家財政日益困難,年輕人的負擔與競爭環境令人憂心之際。還要放任這些「無效益工程」繼續拖累社會前進的腳步?只為了讓那些缺乏想像力與執行力的執政者繼續提領空虛的「政績」?

留言

  1. 呼籲交通部公佈提案計畫評估成果報告,讓公民團體協助政府平衡政治口水。
    請政府及顧問公司拿出良知,用負責任的心面對未來建設。

    回覆刪除
  2. 作者已經移除這則留言。

    回覆刪除
  3. 教授你這樣說不對喔,現在要鐵路立體化的地方都是城市地區,
    以嘉義市來說好了,現在市區只有嘉義車站,如果是立體化後可以多設幾個站又沒有平交道,
    這本來就有捷運的功能,像是我住的高雄市好了,沒有地下化的話,
    你數數看原高雄市只有幾個車站,可是目前原高雄市鐵路沿路沿線的人口這麼多
    ,地下化了可以多設7個站,等於多生了一條捷運。

    教授你應該本著每一條線的整體效益審察,而不是全部的讚成或全部的反對

    回覆刪除
    回覆
    1. 而細緻的替選方案,可以不用做這些花費的巨資的工程,想法是很好,可是在台灣可行嗎,之前的停電就因為中油一些很好笑的原因造成的。

      我們的政府和公務人員不要出太多包就是萬幸了,大家還要期待他們細緻的配套方案和執行力去處理這個問題而不蓋鐵路立體化是不切實際的。

      刪除
  4. 所以你喜歡等平交道,還有繞路走高架橋或地下道?不要因為台北市境內沒有平面鐵路,就不知苦民所苦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致行政院賴院長的公開信

《致行政院賴院長的公開信》 賴院長清德鈞鑒: 自 2016 年 蔡總統就任, 後學 即獲林前院長聘任為政務顧問,再獲   鈞座續聘迄今已兩年有餘。期間對於交通部門各項施政莫不堅秉專業,戮力建言,並努力藉由各重要媒體管道,肩負政府與民眾的溝通任務,期能不負   鈞座所託。據 後學 所聞,交通部竟罔顧審查會的諸多質疑,逕行函陳「彰化市鐵路高架化可行性研究」報告呈報行政院,院遂交由國發會於 10 月 18 日進行審議,導致後續諸多鐵路立體化建設計畫案亦參照辦理。 後學 忝為政務顧問,認為此行政程序有欠周全,故提建言,懇請   鈞座以大智慧、大格局三思而後行。 前瞻基礎建設對我國民生基礎設施的體質變革,確有其價值,推動一年多以來,各項建設業已如火如荼展開。然而,部份建設或因制度使然,或因部份地方政府力求政績表現所致,當前確實有再審慎檢討的必要,以免政府施政美意反成為後代子孫的負擔,而其中以「鐵路立體化」建設正是最令外界質疑的項目。 鐵路立體化建設緣由起於 1979 年臺北車站鐵路地下化工程, 2002 年板橋至松山 13.6 公里的路線與車站地下化工程完成後,即成為各地方政府爭取交通部支持的公共建設政策之一。除臺北市外,現已完成台中、高雄、員林、屏東等地區之立體化工程,審議中的計畫尚有台中山海線、彰化、嘉義縣市、台南延伸等案,預計投資超過 2000 億而完成 85 公里立體化工程(尚未計辦理綜合規劃投資近千億的桃園案)。交通部亦訂定「鐵路平交道與環境改善建設及周邊土地開發計畫審查作業要點」,遴聘專業委員成立審查會,進行各項計畫之審議以求周延。綜觀 後學 審議各項計畫所發現之重大問題如下: 1.     制度設計權責不符:這些計畫地方政府僅須負擔少數的配合款即可獲得中央的重大建設補助,且後續的營運維修責任在臺鐵而非地方政府,此不啻為『廣開支票,有人買單,何樂不為?』, 後學 認為應參酌日本辦理鐵路立體化的制度,加重地方政府的責任,俾能權責相符,始可讓民眾支持各項計畫實施的合理性。 2.     財務計畫編列不合理:配合立體化建設常需伴隨車站周邊的土地開發計畫,惟這些開發計畫的必要性不足(例如:人口九萬的鄉鎮為何需要在車站蓋一座 2000 個車位的停車場?);同時亦缺乏與立體化計畫的關連性(例如:都市公園的建設無需立體化計畫亦可開發),因

交通平權 vs. 以偏概全

關鍵字:交通平權、高鐵延伸、張善政、以偏概全 結論:社會的紛擾、爭議往往源於彼此對於一個新創名詞(如交通平權)沒有共同的認知與背後意涵的深刻思考。 • 何謂「交通平權」?        前幾年我還沒學過、聽過「交通平權」這個字眼,曾幾何時,每每在討論一些交通建設時,總是有人抬出「交通平權」的大旗吶喊。我猜想這個詞可能是仿效「性別平權」的說法,但其背後「公平」的意義到底為何?上至院長、下至一般市井小民或專業研究者,對於這個詞的解讀是否相同?是否認同其概念?如果大家在不同的認知下討論,雞同鴨講如何達成共識?        從近來與人討論的過程推知,所謂的「交通平權」或許有下列幾種不同的意涵: 1. 每個國民都有使用交通系統的權利。 2. 每個國民都有權利享有相同的交通服務。 3. 每個國民都有權利享有相同的交通服務與相同的水準。        第一種意涵:每個國民都有使用交通系統的權利。        此一說法或具有較高的共識。除了因「通用設計」尚未完全普及,而限制某些使用者的行動能力與使用便利外,政府目前所建設提供的各類公共運輸系統,並未有排他使用的限制,所以每個國民皆有使用交通系統的權利殆無疑義。        第二種意涵:每個國民都有權利享有相同的交通服務。        此一說法乍看之下似也能獲得一般民眾的認同,似乎也是現在許多政治人物訴求的重點。常見的說法如:大家都有繳稅,為什麼臺北有捷運,我們就不能有捷運?為什麼雲林都有高鐵,我們屏東不能有高鐵?...         但在政府稅收、財政資源有限的情況下,有可能滿足所有人的需求?即使是先進國家也無法達成此目標。若無法滿足所有人的需求,一套資源分配的選擇依據便應運而生,經濟分析、財務分析就是幫助政府選擇的方法。方法是否合理?運用的資料是否正確?這些議題都可以討論。對這些方法有質疑者,也可以提出其他方法的建議,但總不能無限上綱的以公平為由理由,以公平作為選擇的唯一依據。         第三種意涵所要求的資源投入更甚於前一種意涵,其理由當然也類似。但即使我們可以不計代價在各個縣市興建捷運系統,同一縣市的民眾就可以獲得相同的服務?有些人離捷運站近一點,方便些,有些人住得遠,需要轉乘。有些地區離高鐵站近些,轉乘時間短,有些地區離得遠,轉乘時間相對較長,也無法有相同的服務水準。

立體化是縮小兩側的差距或擴大?

鐵路立體化對於周邊地價的影響分析-以臺北鐵路地下化(北門-松山段)為例 l   問題: 各縣市所提鐵路立體化計畫中,最常被引為經濟效益的一大項是「土地地價的成長」,姑且不論土地地價成長是否可以作為經濟效益的一部份,從過去臺北市區鐵路地下化的經驗而言:鐵路立體化是否改變鐵路兩側土地的地價?鐵路兩側的地價能否趨於一致? 這或許可以證明所謂的「都市縫合」的命題是否存在。 我的問題: 1. 臺北鐵路地下化是否縮減鐵路兩側土地的地價差距? 2. 臺北鐵路地下化是否加速鐵路兩側土地的發展?(發展速度較其他地區為快) l   先說結論: 1.      「磁吸效應」讓 臺北鐵路地下化擴大鐵路兩側土地的地價差距 :鐵 路立體化可以讓鐵路兩側的活動更快速的流動,從台北車站鐵路地下化後,周邊地區的地價變化可知,活動更便利的流動反而因「磁吸效應」讓原本地價較低的地區雪上加霜,擴大兩側的發展差距,而非如大家想像會縮小兩側的發展差距(所謂的縫合),此一結果從重慶南北路、林森北路、延吉街皆明顯有此現象。 2.     重點地區的發展會影響區域的發展 : 重點地區的發展,如光華商場、 SOGO 、微風、松山車站改變地區發展的效益(地價的變化速度)更大於沿線立體化的效應。 3.     地下化後的騰空廊帶並未有突破性的發展: 臺北鐵路立體化後,市民大道以停車使用居多,除光華商場、三創、松山車站附近外,並未有突破性的發展,沿線的發展速度仍落後於週邊平行道路。 l   分析地價資料: 4.     來源:臺北市政府地政局,臺北市地價查詢多功能服務系統 5.     年期:民國 67 年至 107 年 6.     地點: 市民大道沿線(含光華商場、松山車站等重點地區)、 與市民大道平行道路(長安東路、八德路)、 與市民大道相交主次要道路南北兩側(包括重慶南北路、林森北路、新生南路、松江路、復興南北路、延吉街等,南側選一點,北側選 1-2 點) l   分析方式: 1.     於 google 地圖上選擇適當地點,查詢地址。 市民大道南北兩側地點以鄰近市民大道街廓為原則,北側另一點以近南京東路為主。 2.     依據地價查詢服務系統查詢該地址歷年地價 3.     計算各點相對地價比,以「大 / 小」為主,方便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