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一個運輸專業者對社會公平、二等公民的看法


一個運輸專業者對社會公平、二等公民的看法


前瞻計畫的軌道建設引起正反雙方熱烈討論,針對部分運輸專業者的質疑,某交通局長回應「台北有,為什麼我們就不能有」。如果這種說法成立,那根本不需要任何專家,任何人都可以簡單做決策,運輸專業已經毫無容身之地了。
到底運輸專業是什麼?運輸專業者又以何種觀點思考這些建設取捨的爭議?在與社會大眾的溝通對話過程中,我們常會聽到服務公平性、使用者付費與二等公民等字眼,這些詞在社會大眾與專業者的認知是否有落差?本文嘗試提出一些想法,期望讓社會大眾了解運輸專業者為什麼會支持或反對某些計畫。希望這些對話能有助於社會大眾建立更多的共識。

什麼叫專業?何謂專業的傲慢?

病人:醫生,我頭暈,一定是高血壓,請你開A藥給我。
醫生:我們先檢查一下,了解目前的狀況與頭暈的原因,再決定如何
      
治療。
病人:不用麻煩啦!我自己知道病情。而且隔壁老王跟我類似症狀,
     
吃了A藥就生龍活虎,所以我也要A藥。
醫生:每個人的身體狀況、飲食習慣、生活作息都不一樣,頭暈也未
必是血壓高,我們還是先檢查,了解情況再說
病人:我是二等公民?我認識你們院長
這樣的對話在醫院的診間並不少見。
病人述說病情,醫生根據病人的敘述、檢查報告,與醫學知識對生理的理解,確定致病原因,再據此從眾多治療方案中選擇對病人最有利的處置。這就是醫療「專業」。
不說明致病原因,沒有可供選擇的治療方案,只一昧要求病人完全信賴醫生的處置,這就是專業的傲慢。
醫療是專業,運輸規劃與管理同樣是一項專業(否則就不會有人說交通部長是專業的傲慢)。運輸專業基本ABC就是,專業者有能力針對問題提出不同的替選方案(Alternatives),並就每一個方案計算說明其效益(Benefit)與成本(Cost),以供決策者選擇。
例如,民眾抱怨平交道影響道路交通,則專業者應該先衡量平交道的阻隔對道路交通影響有多大(必要性)?與其他平交道相較改善的優先順序(急迫性)?有何種改善方式?那一改善方式的成本低效益高?若不一一探究,只要有平交道就要鐵路立體化,那又何需運輸專業?

看法一:運輸設施無法公平服務所有人

有人住家離捷運車站、公車站近,步行可達;有人住得遠,須有接駁運具,轉乘不便。有人住家離主要幹道近,車輛進出方便,有些人則居巷弄間,環境雖靜,交通進出卻顯不便。
可不可以多闢建幾條捷運(或公車)路線,讓大家更方便?當然可以,但乘客有限,過多的路線分食運量,勢必造成每一條路線都虧損的窘況。
可不可以多設一些車站(或公車站),讓大家更方便?當然可以,但車輛不斷加減速停車載客,整個行車時間變得越來越長。設很多站是許多地方民意代表的最愛,看似方便,卻會讓所有搭車的人都不便。開闢快速道路、增設交流道也是同樣的道理。想設計讓每個人都方便的交通系統,其結果卻是大家都不方便。如何設計運輸系統,在方便與不方便之間取得一種平衡點就是運輸專業的一部份。

看法二:忽略「使用者付費」原則將排擠政府財政資源有效運用

運輸設施需要經費建設、管理、維護,但又無法公平服務所有人,所以交通管理者會針對服務設施的屬性擬定不同的策略。通常,對於使用對象較為少數特定者,或非屬日常基本服務的運輸設施會採取「使用者付費」原則,以免影響其他人的權益,藉此促進資源使用的公平性,並使有限的資源能獲得最佳運用。例如,政府興建的停車場僅能提供少數人使用,即應由使用停車場的民眾共同負擔其興建與營運成本,而不宜由一般民眾的稅收支應。
高鐵服務(類似航空的快速運輸)也非全體民眾的日常所需服務,每一乘客使用量高低有別,也應由高鐵的使用者依「使用者付費」原則公平合理的分擔。高鐵原本規劃即是滿足台北-台中-高雄的長途快速運輸需求,但此三都會區的來往旅客量仍無法支持高鐵的建設營運,因此才會加入一些中間站,雖然這些中間站會提高成本,影響其營運速度,但透過不同的停靠站方式可獲得一些新增旅客的票箱收入,兩相比較,若其新增收入大於新增成本,則有新增站位的可行性,這個過程專業術語即叫做效益分析。
如果新增站位的成本遠高可以獲得的票箱收入,就不適宜新增設站。因為如果要使高鐵能持續正常營運,就必須漲價或以國家稅收補助。漲價難以獲得既有乘客的支持,若由國家稅收補助,不僅排擠其他政府施政,如長照、年金、社福資源的運用,由其他未使用高鐵的民眾補助高鐵乘客(通常是可以支付高額票價者)是否合理?

看法三:有沒有二等公民?

這句話並不完整,每個國民都有平等的公民權利,但這並不表示所有的公民都能獲得相同的政府服務,誠如看法一「運輸設施無法公平服務所有人」,所以必然有些人獲得較佳服務,有些人獲得的服務較差,甚至沒有服務。當有些人說為何我們沒有高鐵服務時,可能也要想想有高鐵服務的人,他們其他的居住生活條件是否一樣。台北市固然有方便的捷運、高鐵等交通服務,但房價、生活費用、通勤時間可能也是其他地區所不能比較,每個地區都有其優勢與劣勢,不能只拿自己的劣勢要求,而不提自己的優勢條件。
從看法一與看法二推論,以交通設施的服務提供而言,絕對有二等公民,甚至還有三等、四等(例如一天只有兩班客運車的地區民眾)。決定的關鍵因素就是人口數。人多活動多,運輸需求多,可以共同負擔的運輸設施自然多(使用者付費原則的表現),自然也更便利;人少的地方,活動少,運輸需求少,共同負擔者少,難以維持運輸系統的永續經營。這個專業術語就是「自償率」。當然,無論地區人多人少,政府仍應提供基本(非便利)的服務,而地區人口數大致就決定了他是幾等的交通公民,如果你認為這種分等是有意義的話。
我成長於嘉義,工作在台北。嘉義有許多台北沒有的東西,同樣的,台北也有許多嘉義沒有的東西,用正向的態度去面對、接受、處理他們的好與壞,就會發現他們的美麗。如果不想辦法看見自己都市擁有的特點,而整天專注在自己沒有的東西,一天到晚叫自己是「魯蛇」,那才是真正的魯蛇!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致行政院賴院長的公開信

《致行政院賴院長的公開信》 賴院長清德鈞鑒: 自 2016 年 蔡總統就任, 後學 即獲林前院長聘任為政務顧問,再獲   鈞座續聘迄今已兩年有餘。期間對於交通部門各項施政莫不堅秉專業,戮力建言,並努力藉由各重要媒體管道,肩負政府與民眾的溝通任務,期能不負   鈞座所託。據 後學 所聞,交通部竟罔顧審查會的諸多質疑,逕行函陳「彰化市鐵路高架化可行性研究」報告呈報行政院,院遂交由國發會於 10 月 18 日進行審議,導致後續諸多鐵路立體化建設計畫案亦參照辦理。 後學 忝為政務顧問,認為此行政程序有欠周全,故提建言,懇請   鈞座以大智慧、大格局三思而後行。 前瞻基礎建設對我國民生基礎設施的體質變革,確有其價值,推動一年多以來,各項建設業已如火如荼展開。然而,部份建設或因制度使然,或因部份地方政府力求政績表現所致,當前確實有再審慎檢討的必要,以免政府施政美意反成為後代子孫的負擔,而其中以「鐵路立體化」建設正是最令外界質疑的項目。 鐵路立體化建設緣由起於 1979 年臺北車站鐵路地下化工程, 2002 年板橋至松山 13.6 公里的路線與車站地下化工程完成後,即成為各地方政府爭取交通部支持的公共建設政策之一。除臺北市外,現已完成台中、高雄、員林、屏東等地區之立體化工程,審議中的計畫尚有台中山海線、彰化、嘉義縣市、台南延伸等案,預計投資超過 2000 億而完成 85 公里立體化工程(尚未計辦理綜合規劃投資近千億的桃園案)。交通部亦訂定「鐵路平交道與環境改善建設及周邊土地開發計畫審查作業要點」,遴聘專業委員成立審查會,進行各項計畫之審議以求周延。綜觀 後學 審議各項計畫所發現之重大問題如下: 1.     制度設計權責不符:這些計畫地方政府僅須負擔少數的配合款即可獲得中央的重大建設補助,且後續的營運維修責任在臺鐵而非地方政府,此不啻為『廣開支票,有人買單,何樂不為?』, 後學 認為應參酌日本辦理鐵路立體化的制度,加重地方政府的責任,俾能權責相符,始可讓民眾支持各項計畫實施的合理性。 2.     財務計畫編列不合理:配合立體化建設常需伴隨車站周邊的土地開發計畫,惟這些開發計畫的必要性不足(例如:人口九萬的鄉鎮為何需要在車站蓋一座 2000 個車位的停車場?);同時亦缺乏與立體化計畫的關連性(例如:都市公園的建設無需立體化計畫亦可開發),因

呼籲交通部、鐵道局懸崖勒馬, 依法辦理北宜新線可行性評估作業

  交通建設的可行性計畫除了釐清建設目標外,還牽涉各替選方案的路線、場站、營運計畫、土木工程、車輛、機電系統、生態環境、景觀、都市發展、土地開發、經濟與財務分析等各式各樣的專業議題。缺乏事先周詳的可行性分析與社會對話,將使計畫在各方政治角力下面目全非,徒耗社會資源與互信。日前各界沸沸揚揚的高鐵延伸宜蘭案選址爭議即為明證。 交通部在處理北宜新線(舊稱北宜直鐵)的議題「違反程序正義」、「建設目標不明確」、「決策資訊不透明」,以這樣的做法應對 1700 億的建設投資完全不符比例原則。專業界呼籲交通部應即令鐵道局重新依法辦理可行性評估釐清計畫目標,選定合理可行的替選方案,在透明的環境下展開社會對話,為重大交通建設樹立典範。 一、    北宜新線(舊稱北宜直鐵)核定的可行性計畫中並未包括高鐵方案,直接將高鐵方案納入綜合規劃作業,違反程序正義與現行制度。 可行性研究的重點在釐清計畫的目標與必要性,針對可達成目標的數個替選方案,初步估計其對於社會、經濟、環境、財務、工程、景觀等的衝擊,並針對部分重大議題,如經過水源保護區、車輛採購困難度等預為說明,最後藉由一些指標評斷其可行性。甚麼叫做可行?就是了解我們需要付出多少代價以達成目標,同時覺得這個代價與目標是合理且合乎比例。 高鐵與台鐵雖同屬軌道系統家族,但除此之外,兩者的服務功能、系統技術、市場定位、造價、營運成本完全不同。即使原先以台鐵為基礎的「北宜直鐵」評估可行,並不表示改為高鐵亦可行(例如:新增一千億是否值得?)。 2019 年交通部在鐵道局已經綜合規劃選定的報核的方案外,直接宣布將高鐵再納入綜合規劃,罔顧該有的程序評估,今日的紛擾實可預見。 二、    北宜新線的建設目標迄今仍含糊其辭,既說不清楚也講不明白。 北宜新線(或高鐵延伸宜蘭)究竟要解決甚麼問題?官方的說法是紓解國道 5 號壅塞問題,但實際調查現有國 5 的使用者,詢問其運具移轉的意願,即可知這個目標完全無法達成。交通部鐵道局自己的評估也只是可以移轉(減少) 5% 的交通量,這樣算是達成目標?花 1700 億元達成這種成果,合乎比例原則? 北宜新線另一常見的建設理由是「提供北花東走廊更大的運能」。改善北花車票一票難求的現象似乎是一個合理的理由。然而,別忘了,台鐵將於 2021-2024 陸續引進 50 組 600 輛 EMU 3000 的

立體化是縮小兩側的差距或擴大?

鐵路立體化對於周邊地價的影響分析-以臺北鐵路地下化(北門-松山段)為例 l   問題: 各縣市所提鐵路立體化計畫中,最常被引為經濟效益的一大項是「土地地價的成長」,姑且不論土地地價成長是否可以作為經濟效益的一部份,從過去臺北市區鐵路地下化的經驗而言:鐵路立體化是否改變鐵路兩側土地的地價?鐵路兩側的地價能否趨於一致? 這或許可以證明所謂的「都市縫合」的命題是否存在。 我的問題: 1. 臺北鐵路地下化是否縮減鐵路兩側土地的地價差距? 2. 臺北鐵路地下化是否加速鐵路兩側土地的發展?(發展速度較其他地區為快) l   先說結論: 1.      「磁吸效應」讓 臺北鐵路地下化擴大鐵路兩側土地的地價差距 :鐵 路立體化可以讓鐵路兩側的活動更快速的流動,從台北車站鐵路地下化後,周邊地區的地價變化可知,活動更便利的流動反而因「磁吸效應」讓原本地價較低的地區雪上加霜,擴大兩側的發展差距,而非如大家想像會縮小兩側的發展差距(所謂的縫合),此一結果從重慶南北路、林森北路、延吉街皆明顯有此現象。 2.     重點地區的發展會影響區域的發展 : 重點地區的發展,如光華商場、 SOGO 、微風、松山車站改變地區發展的效益(地價的變化速度)更大於沿線立體化的效應。 3.     地下化後的騰空廊帶並未有突破性的發展: 臺北鐵路立體化後,市民大道以停車使用居多,除光華商場、三創、松山車站附近外,並未有突破性的發展,沿線的發展速度仍落後於週邊平行道路。 l   分析地價資料: 4.     來源:臺北市政府地政局,臺北市地價查詢多功能服務系統 5.     年期:民國 67 年至 107 年 6.     地點: 市民大道沿線(含光華商場、松山車站等重點地區)、 與市民大道平行道路(長安東路、八德路)、 與市民大道相交主次要道路南北兩側(包括重慶南北路、林森北路、新生南路、松江路、復興南北路、延吉街等,南側選一點,北側選 1-2 點) l   分析方式: 1.     於 google 地圖上選擇適當地點,查詢地址。 市民大道南北兩側地點以鄰近市民大道街廓為原則,北側另一點以近南京東路為主。 2.     依據地價查詢服務系統查詢該地址歷年地價 3.     計算各點相對地價比,以「大 / 小」為主,方便比較